宇宙時空

「平行宇宙」的概念其實從 1960 年代初就出現了,而多年以來,NASA 科學團隊也一直在南極進行宇宙檢測實驗,試圖尋找來自其他太陽系的「高能粒子 high-energy particles」,一般來說絕大部分質量接近於零的低能亞原子中微子可以完全通過地球,但來自太空的高能粒子通常會被地球的大氣和固體地面偏轉或扭曲而無法探測,因為如此,過往所偵測到的「高能粒子」都是從外太空「降下」,但新發現的「高能粒子」卻是從地球表面「升起」的?

宇宙膨脹

宇宙加速膨脹是宇宙的膨脹速度越來越快的現象。以天文學術語來說,就是宇宙標度因子a 的二次導數是正值,這意味著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隨著時間演進,應該會持續地增快。這速度是哈勃定律裏所提到的退行速度。於1998年觀測Ia超新星得到的數據,提示宇宙的膨脹速度正在加快。

宇宙粒子

粒子天文物理學或天體粒子物理學,是粒子物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基本粒子的天文學的起源及其與有關的天文物理學和宇宙學。這是一個新興的的交叉領域研究,包含粒子物理學,天文學,天文物理,探測器物理,相對論,固體物理,和宇宙學。因為微中子振盪發現的部分激勵,自2000年初,這個領域在理論和實驗上經歷了快速的發展

元宇宙

元宇宙,或稱為後設宇宙、形上宇宙、元界、魅他域、超感空間、虛空間,是一個聚焦於社交連結的3D虛擬世界之網路。元宇宙主要探討一個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此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實境眼鏡、擴增實境眼鏡、手機、個人電腦和電子遊戲機進入人造的虛擬世界

宇宙邊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5月11日訊】在浩瀚縹緲的宇宙當中,存在著太多的奧祕,而人類目前所了解的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在科學家認為更契合的理論上,在遙遠的138億年前,存在著一個奇點的爆炸,從而誕生了宇宙這個無比神奇的天體。在之前,有不少人以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但現在已經知道宇宙的浩大是人類所不能想像的,地球也不過是宇宙當中一顆非常渺小的星球而已。

宇宙觀測

可觀測宇宙是一個以觀測者作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小得足以讓觀測者觀測到該範圍內的物體,也就是說物體發出的光有足夠時間到達觀測者。截至2013年對宇宙年齡最精確的估計是137.98±0.37 億年。但由於宇宙的膨脹,可觀測宇宙的半徑並不是固定的138億光年,人類所觀測的古老天體當前的距離比起其原先的位置要遙遠得多

宇宙定律

趙朴初早在民國時就已是書法大家、慈善大家和佛學大家,1980年起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他曾講過九大宇宙定律,以及人生中的實施原則,通篇圍繞著「如何修造命運」這一主題。

「修造命運」,乃其中文眼。人們常說「命運天註定」,但「天」既有先天也有後天,所以當然也包括個人努力所帶來的影響。個人不能決定自己出生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和家庭,

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個人的命運將越來越多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因此,特定的天命也好,流動的運勢也罷,其實都是可以修補、營造的。

如此,生活和修行逐漸合為一體,才能最終臻於圓滿。

下面,我們就對這讓人震撼不已的九大定律進行深度解析,參透了並遵之而行,

那其實就是通往「天人合一」這一最高境界的路,隨之而來的,就是心的通透、人生路的通達。

宇宙來源

宇宙的起源是一個廣泛而複雜的科學問題,至今仍然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目前最被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論是大爆炸理論,它提供了解釋宇宙如何從一個非常高密度、高溫的狀態發展到我們觀察到的樣子的框架。

以下是大爆炸理論的基本概念:

  1. 奧秘的開端: 大爆炸理論指出,約 138 億年前,宇宙處於一個極高密度、高溫的狀態,稱為奧秘(singularity)。
  2. 大爆炸: 在某個時刻,這個奧秘狀態經歷了一次巨大的膨脹,從而開始了宇宙的演化。這個事件稱為大爆炸。在膨脹過程中,宇宙快速擴張,冷卻下來,並形成了更複雜的結構。
  3. 元素生成: 隨著宇宙的擴張和冷卻,原子核開始形成。在宇宙初期的高能狀態下,氫和氦等輕元素開始合成。
  4. 星系形成: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子核進一步結合形成氣雲,並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了第一代恆星和星系。
  5. 星際塵埃和行星形成: 恆星的週圍形成了行星系統,其中行星和其他天體在星際塵埃中形成。
  6. 生命的起源: 在某些行星上,包括地球,生命可能在適當的條件下發展和演化。生命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大爆炸理論已經經受了多項實驗和觀測的驗證,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宇宙擴張的加速、暗物質和暗能量等。科學家們繼續進行研究,以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本質

宇宙(英語:universe,拉丁語:universus)是所有的時間、空間[a]與其包含的內容物[8]所構成的統一體[9][10][11][12],宇是指空間,而宙是指時間;它包含了行星、恆星、星系、星系際空間、次原子粒子以及所有的物質與能量。目前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其距離大約為93 × 109光年(28.5 × 109秒差距)[2],最大為27,160百萬秒差距;而整個宇宙的大小,不太可能為無限大,宇宙有限時間形成,有限時間毀滅,大小科學根據有限,甚至多元宇宙有限,但未有定論[13]。物理理論的發展與對宇宙的觀察,引領著人類進行宇宙構成與演化的推論。

宇宙位置

20世紀早期,俄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亞歷山大·弗里德曼以廣義相對論著手解釋宇宙,他認為宇宙不是靜態的,並指出:「我們不論往哪個方向看,也不論在任何地方進行觀察,宇宙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幾年之後,弗里德曼這個觀念被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所證實。